根据《关于开展2022年上海市海聚英才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申报评选工作的通知》(沪科创办〔2022〕51号)相关流程和要求,市人才办、上海科创办联合评选出一批优质科技产业园区,作为上海市海聚英才创新创业示范基地(33个)和培育基地(14个)。上海机器人产业园从上百家参选企业中脱颖而出,被成功评为上海市海聚英才创新创业培育基地。
一
园区基本情况
上海机器人产业园规划总面积3.09平方公里,前身为顾村工业园区,成立于1994年。
2012年
经上海市经信委批准挂牌,是上海市首家机器人主题产业园。
2014年
被纳入张江高新区宝山园,并成为上海市首批转型升级示点区。
2020年
被授予上海市首批特色产业园,属于上海八大智能制造核心园区。
2021年
被认定为上海市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园区等。
2023年
成为国家首批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。
园区紧紧围绕“科创宝山”、“智造顾村”的总体部局,深耕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。
目前,园区共入驻机器人上下游企业243家,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6家,高新技术企业62家,小巨人企业5家,专精特新小巨人3家,上市、挂牌企业9家,专精特新企业20家、战新企业16家,专家工作站1家,院士专家服务中心1家。
二
园区服务活动
聚焦政策服务
用足、用活、用好张江扶持政策、市级优质政策、宝山区科创30条专项政策等,与上海机器人产业园专项支持政策形成“区域+产业+创新”的叠加政策,为企业提供“一企一策”、“一事一议”的政策定制服务。定期举办各类政策宣讲会,有效落实人才服务政策,定期举办宝山人才“樱花讲堂”顾村专场系列讲堂培训,帮助企业申请樱花服务卡、申办本市常住户口等。
2022年度,协助企业申报宝山区鼓励工业企业复工达产扩大规模专项政策28家、宝山区企业技术中心13家、宝山区工程技术中心5家、宝山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1家、宝山区先进制造业项目资金(鼓励企业做大做强)7家、宝山区先进制造业(技改、战新项目申报)3家、张江高新区政策27家、宝山区数字化转型支持专项政策3家、宝山区生物医药支持政策1家、上海市专精特新企业23家、上海市创新型中小企业21家。并启动大走访机制,承接宝山加快经济恢复重振46条政策举措,成立经济恢复工作专班,鼓励引导非国有房屋减免租金。
聚焦产学研合作
园区不断构筑人才高地,与清华大学、上海交大、波士顿大学、麻省理工学院等国内外院校,以及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等进行产学研合作。其中,与上海大学合作,助力发那科公司完成了“乘用车零部件精密加工智能车间的示范应用”课题;与清华大学、上海交通大学等合作,培育仪坤动力科技公司在SMC材料与永磁体固定、磁极极靴退磁防护技术等领域实现突破。牵手上海交通大学,助力鑫燕隆公司突破了“柔性可重构焊装夹具特征重构算法开发”技术等。引进奥地利CMT冷金属过渡电弧工艺,促进伏能士在超轻板材焊接技术领域实现突破等。
聚焦配套服务
深入推进园区提标升级工作,对园区门头、主要道路、景观绿化、河道、企业围墙及路灯等配套设施进行改造,实现了“路清景美”、“水清岸雅”、“商全人聚”的功能形态。
同时,园区更加注重人才的实际生活需求,打造人才驿站,按照不同层次的住房需求,引进金茂集团开发的金茂行政公寓、央玺开发的自管公寓,以及实行“三六制”的园区自建人才公寓,并且还配有配餐中心等。
另外,园区开通了短驳通勤车,连接轨交1、7号线,解决园区企业员工上下班“最后一公里”难题。
三
园区企业专利情况
园区以机器人及智能硬件、智能制造、人工智能为主导产业,拥有有效专利企业185家,拥有注册商标企业102家,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单位6家,国内有效发明专利234项,注册商标1006件。
园区下一步工作计划
深入推进园区提标升级工作,加强园区商业带建设,结合产调工作,竭力释放出人才公寓建设资源,今年将在园区新建设一批人才公寓。
积极对接区政府行政审批服务中心,通过“放、管、服”工作方式,形成便捷一门式智慧服务平台,集中上报审核,简化审批环节,提升服务能力,为人才项目培育提供优质服务环境。
建立数字化试点平台,推动产业重塑和转型。今年将在全市作为试点,推进园区中小企业数字基础设施改造升级、建设数字化公共技术服务平台,创建数字化创新示范园,为园区人才项目落地提供数字化技术支撑。
成立园区投资基金,引入社会资本,加大投融资支持,切实解决人才创业项目融资难等实际问题。
依托知识产权试点园区的平台,引进知识产权服务机构,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咨询、知识产权规划、知识产权培训及沙龙、知识产权代理等服务,强化创新创业人才项目知识产权资本管理及运用。